首页 > 小学网课 > 小学数学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3

admin 小学数学 2021-04-23 00:32:35 小学数学教研课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方法就内化于其中。因此,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很有必要,尤其适应当前我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一、好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生物钟、条件反射自动提醒人自觉地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时起床,自觉地为工作、学习做好一切准备。对于一个有良好习惯的人来说,几乎都是靠生物钟、靠条件反射来自动控制的。如果不是靠习惯,这许许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来就会显得手忙脚乱,甚至丢三落四,以至于使人动辄被动,造成心烦意乱。
  二、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挥下意识的作用。
  下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习惯的支配。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的下意识会随时随地支配他按照平时习惯了的套路做那些与学习相关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觉中,事情做得轻轻松松,有条有理。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益。
  三、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调动潜意识为学习服务。
  潜意识的特点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心里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嘴上也在说贪玩不利于学习,今后不再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贪玩了。为什么会这样?这实际是潜意识在支配他,是他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玩的渴望。一个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他对学习有一种亲合心理,他从心底里把学习当成了第一需要,当成了乐趣,不学习便难受。这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因此,在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方式方法、目标效果、操作步骤等,从而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便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培养目标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补充、完善小学生学习习惯评价标准。形成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行为标准,使学习习惯行为准则具有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细节入手,把学习习惯的工作抓细,抓实,从分年级学习习惯养成训练内容的细化能够看出这一点。
  4、创设良好的学习习惯氛围,从校内到校外,从课上到课下,教师都做了安排,时刻激励着小学生去做好。
  5、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课前习惯
  课前预习的习惯:
  基本要求: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寻找听课重点、难点,提高课堂听讲的有效性。
  培养目标:
  1、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资料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课本上做不同的标记,如:在重点内容下面标△,在有疑问的地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课中习惯
  1、专心上课的习惯
  基本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
  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培养目标:
  (1).课前做好准备,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4).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游戏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善于合作的习惯:
  基本要求:
  合作前要独立思考,合作中要会交流与倾听,合作后要表述和反思。善于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学习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
  培养目标:
  (1).乐于将个人的学习活动与集体活动融为一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2).与同学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学会表达自己看法,共同解决问题。
  (3).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乐于承担组内分担的任务。
  (4).学会赞许同伴,愿与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体验。
  3、善于交流的习惯
  基本要求:善于倾听他人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善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述流利,条理清晰。
  培养目标:
  (1).养成认真倾听、分析、思考的习惯。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2).与人交流时,虚心听取对方的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4、勇于质疑的习惯:
  基本要求: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善于质疑,勇于实践,形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培养目标:
  (1).善于发现,勇于实践,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2).培养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
  三、课后习惯
  1、课后复习的习惯:
  基本要求:及时复习功课,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质量。
  培养目标: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2、完成作业的习惯:
  基本要求: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按时上交,及时更正。
  培养目标:
  (1).按时完成作业。
  (2).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3).作业完成后及时放入书包中。
  (4).作业发下后及时修改。
  3、规范书写的习惯:
  基本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和握笔姿势,掌握正确的写字规则和方法,书写规范、工整。
  培养目标:
  (1).写字姿势正确。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坐势端正。坐得自然,两脚放平,身板要直,头部略向前倾。
  (3).执笔正确。五指并拢,斜握笔,手腕关节配合,按笔画发展的方向,上下左右灵活动转。
  (4).全神贯注。两眼正视纸面,注意数字和文字的书写。
  (5).卷面整洁。书写正确清楚,排列整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wangke/xxshuxue/2021-04-23/5772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