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笔电

体验猎豹峡谷NUC,感受40W酷睿i7-1165G7的“满血”性能

admin 笔电 2021-03-18 22:01:54 酷睿i7-1165G7

  Intel在2020年下半年发布了面向轻薄本的第11代酷睿处理器Tiger Lake-UP3系列,到了2021年Intel也对自家的迷你电脑产品线进行配置更新,推出了搭载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P3的全新猎豹峡谷NUC。

  在本月初,PConline评测室对猎豹峡谷NUC(具体型号为NUC11PAHi7,搭载酷睿i7-1165G)进行了首发评测,不过那篇文章主要是以体验的角度出发,而针对产品的性能部分却没有做展开详细测试。

  (评测链接:https://desktops.pconline.com.cn/1406/14067304.html)

  事实上,笔者认为,纵然猎豹峡谷NUC只是一台迷你电脑,主板供电与散热能力不能与台式机相提并论,但是猎豹峡谷NUC的散热效率还是会远远超过体积更小的传统轻薄本、商务本,而更强的散热能力则有助于让硬件性能获得更好的释放。而本篇评测,我们将对猎豹峡谷NUC进行详细的测试,以展现酷睿i7-1165G7的“满血”性能。

   

测试平台介绍及功耗配置

  猎豹峡谷NUC是一台准系统,预先没有装载内存与硬盘,需要用户自己购买。为了尽可能更好的发挥出整体性能,笔者选用了两条16GB DDR4 3200C22组成双通道32GB(遗憾的是,本次测试所用的内存是2R×16,而不是2R×8,bank group数量略少),以及500GB容量的三星980Pro固态硬盘来做系统盘。

  使用AIDA64测试内存性能,读取速度47574MB/s、写入速度45558MB/s、复制速度39825MB/s,延迟81.6ns,表现中规中矩。如果使用的32GB双通道内存每条为2R×8,那么效率会略高一些。

  使用CrystalDiskMark对三星980Pro固态银盘进行测试,可以看到Tiger Lake-UP3所支持的PCIe 4.0协议有了用武之地,结合良好的散热,读取速度达到6346.25MB/s、写入速度也有4845.46MB/s,发挥出了新一代高端固态硬盘的性能。

  熟悉硬件的玩家都很清楚,包括酷睿i7-1165G7在内的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P3虽然是定位于轻薄本的产品,但却对功耗设置非常敏感,而前文中也提到过,这恰恰是猎豹峡谷NUC的优势。根据AIDA64和HWinFO64的识别显示,猎豹峡谷NUC为酷睿i7-1165G7设置了高达40W的PL1长时间功耗限制,而PL2短时间功耗更是达到67W,远远超过了轻薄本的功耗设置。

  当然,PL1和PL2设定只是理论设置,处理器能够以多少功耗运行,会受到主板供电及散热能力的直接影响。在26℃的室温下,使用AIDA64进行单烤FPU压力测试,通过HWinFO64进行实时监控。在运行8分钟后,猎豹峡谷NUC能保证酷睿i7-1165G7稳定在40W功耗以上运行,此时全核心频率约在3.6GHz。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Tiger Lake-UP3的核心Willow Cove微架构支持AVX-512指令集,因此带来了一定幅度上的同频功耗上涨。如果在AIDA64 FPU烤机时关闭AVX-512指令集,或用户实际运行时的应用负载不支持AVX-512指令集,那么在猎豹峡谷NUC所释放的40W功耗下,酷睿i7-1165G7可以让全核心睿频稳定在3.9GHz-4.1GHz左右,几乎可以跑满上限。

   

Willow Cove微架构介绍及理论性能测试

  在进行测试前,先来回顾一下第11代酷睿处理器Tiger Lake-UP3的架构特性。Tiger Lake-UP3是Ice Lake-U的直接继承者,对内核微架构、核显规模、制程工艺、内存控制器等多个方面都做到了全面优化。

  处理器的核心方面,Tiger Lake-UP3采用的微架构名为Willow Cove,Intel表示Willow Cove是基于Ice Lake核心微架构Sunny Cove的基础上而设计,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共性,从前端、乱序缓冲区再到后端执行单元等多方面都高度趋同。不过Willow Cove对缓存系统进行了改良,大幅增加缓存容量,每核心拥有1.25MB二级缓存、3MB三级缓存,更大的缓存有助于提高处理器进行密集计算时的工作效率。当然,Willow Cove还支持CET技术,以应对针对缓存的侧信道攻击,强化安全性。

  此前Intel曾对Willow Cove进行过详细测试,使用酷睿i7-1185G7E(4.4GHz Willow Cove微架构)和酷睿i7-8665UE(4.4GHz Skylake微架构)同时运行SPECrate2017 int,结果显示Willow Cove相比于Skylake的IPC提高幅度约23%。事实上,熟悉Intel处理器微架构的玩家清楚,Ice Lake采用的Sunny Cove对比Skylake的IPC提升幅度为18%。粗略换算一下,也就是说Tiger Lake(Willow Cove)对比Ice Lake(Sunny Cove)的IPC提升幅度是4%左右。

  事实上,从微架构设计的层面上来看,Willow Cove对比Sunny Cove 4%的IPC提高并不算多,甚至难以察觉。但为什么Tiger Lake-UP3的核心计算性能提升能达到两位数呢?答案就在于Tiger Lake-UP3采用了10nm SuperFin技术做到了大量的优化,堪称最大的一次节点内性能增强。

  最终,在10nm SuperFin技术加持下,Tiger Lake-UP3相比于初代10nm的Ice Lake-U,核心运行频率做到了大幅提升,逼近5.0GHz大关,能耗曲线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

  回到本次测试的猎豹峡谷NUC,这款产品搭载的处理器型号为酷睿i7-1165G7,规格为4核心8线程,基础频率为2.8GHz,最高睿频达到4.7GHz,二级缓存为5MB,三级缓存为12MB。以下为AIDA64 CPUID所识别出的详情参数信息:

  CPU-Z是常用的处理器测试软件,目前已更新至1.95版本。运行Version 17测试的时间较短且负载较低,猎豹峡谷NUC上的酷睿i7-1165G7能够跑满睿频,单线程分数为625.5,多线程分数为2840.1。这个单线程成绩已经和TVB睿频5.3GHz的酷睿i9-10900K相当,可以看出Willow Cove微架构的效率改进。

  Version 19 AVX2测试则是一直以来Intel处理器的优势项目,而基于Willow Cove微架构的酷睿i7-1165G7则延续了这一优势,跑满睿频后单线程分数可达903.1,多线程分数为4202.2。不过可能是由于是半吞吐AVX-512的缘故,后端只能执行一个512bit FMA,酷睿i7-1165G7运行Version 19 AVX512与Version 19 AVX2测试,两个成绩却基本相当。

  Geekbench 5是目前流行的跨平台处理器性能测试软件,猎豹峡谷NUC上的酷睿i7-11657G单线程分数为1579、多线程分数为5396。可以给一个数据作为参照,TVB睿频5.3GHz的酷睿i9-10900K在Geekbench 5单线程测试中分数约为1400出头,换算下来Willow Cove微架构在Geekbench 5测试中的IPC提升甚至超过了25%。

  再来说一下常见的Cinebench,作为基于Cinema 4D开发的测试软件,Cinebench广泛流行,目前已经跟随Cinema 4D一起更新至R23版本。由于是基于单一软件应用场景的缘故,因此Cinebench并不能完全反应处理器的综合性能。

  具体到猎豹峡谷NUC这款产品,所搭载的酷睿i7-1165G7在40W PL1功耗释放下,R20单线程得分589pts,多线程分数为2624pts;在R23中单线程得分1544pts,多线程得分为6799pts。其中,单线程测试较为优秀,同样超过了Skylake老架构的酷睿i9-10900K桌面处理器,反映出Willow Cove微架构的IPC提升;多线程方面,基于更强的散热能力,更高的功耗配置,猎豹峡谷NUC中依旧比市面中搭载酷睿i7-1165G7的轻薄本更强。

  POV-Ray是一个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开放源代码免费软件,使用3.7.1版本进行测试,猎豹峡谷NUC上的酷睿i7-1165G7单线程分数达到633.27PPS,多线程分数则为2724.11PPS。

  使用Blender 2.83 LTS进行测试,导入BWM27素材,猎豹峡谷NUC渲染完成时间为6分15秒。时间比此前测试过的酷睿i7-1165G7主流轻薄本短1分钟左右。

  V-Ray是由专业的渲染器开发公司CHAOSGROUP开发的渲染软件,是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使用5.0.20版Benchmark进行测试,猎豹峡谷NUC渲染得分为4901vsamples。同样比28W PL1的酷睿i7-1165G7更强。

  前面提到过,Tiger Lake-UP3的Willow Cove微架构是支持AVX-512指令集及其拓展的的,目前已经有一些软件能够较好的利用AVX-512指令集,例如计算圆周率的软件y-cruncher(支持AVX-512 IFMA)。

  具体来看,使用猎豹峡谷NUC运行y-cruncher计算1000000000位圆周率,耗时为60s左右,甚至比很多搭载8核心处理器的游戏本还要快,作为一款4核心8线程规格的处理器实属难得,这也能够看出在Willow Cove微架构在全新指令集加持下的高效率。当然,设计AVX的密集型计算受缓存及内存影响极大,本次使用的内存为32GB双通道2R×16内存,如果使用32GB双通道2R×8内存,可能还会有更好的成绩。

   

Xe LP架构锐炬核显性能测试

  除了内核Willow Cove微架构的改进以外,第11代酷睿处理器Tiger Lake-UP3的另一个重大升级就是所集成的锐炬Xe核显。

  Intel在宣布重返独显市场后,对外展示过雄心勃勃的计划,Xe GPU架构将包含面向HPC领域的Xe HPC、面向数据中心的Xe HP、面向游戏玩家的Xe HPG以及注重低功耗的Xe LP。而Tiger Lake-UP3所继承的锐炬Xe核显,则基于Xe LP架构。

  其中酷睿i7-1165G7所搭载的锐炬Xe核显在规格方面为满血版,拥有96组EU单元,最高频率可达1.3GHz。当然,影响核显性能发挥的因素同样有很多,除了散热和功耗以外,系统所配备的内存同样是重中之重。Tiger Lake-UP3的内存控制器同时支持LPDDR4x-4266及DDR4-3200,但猎豹峡谷NUC没有板载LPDDR4x-4266内存,这点略显遗憾。

  前文提到过,本次测试猎豹峡谷NUC使用了两条16GB DDR4 3200C22(2R×16)组成双通道32GB。在3DMark中笔者运行了Night Raid、Fire Strike、Time Spy三个项目,96EU锐炬Xe核显的得分基本符合预期,和MX350基本相当。

  不过考虑到本次使用的内存在DDR4-3200中也不是最优解,因此上述3DMark的测试成绩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锐炬Xe核显的最大化性能。猎豹峡谷NUC的详细图形性能(包含核显理论成绩及游戏),后续会使用2R×8的内存进行补测,同时对比使用LPDDR4x-4266内存的轻薄本。

   

综合性能+实际应用测试

  具体到整机综合性能方面,首先使用PCMark 10进行测试,在标准测试中猎豹峡谷NUC得分为5088,这与搭载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P3的高端轻薄本相差无几,没有拉开太大差距。

  而在PCMark 10的Office+Edge应用程序测试中,猎豹峡谷NUC得分达到了11257,突破了11000分大关,比搭载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P3的高端轻薄本要略强一些。

  开发PCMark和3DMark的组织UL近期推出了全新的基准测试软件Procyon,包含了Adobe相关软件的运行脚本,提供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以及视频编辑基准测试。

  其中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使用Adobe Lightroom来导入、处理和修改选定的图像,并使用Adobe Photoshop进行图像编辑与图层调整。本次测试时使用的Adobe Lightroom版本为10.1.1,Adobe Photoshop版本为22.2.0,最终猎豹峡谷NUC的综合得分为6029,Image Retouching分数为6258,Batch Processing分数为5810。

  而在视频编辑测试中,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进行视频导出。在这项测试中酷睿i7-1165G7所集成的96EU锐炬Xe核显又有了用武之地,整体得分为2113。比只使用UHD 630核显的酷睿i9-10900K台式机平台还要略强一些。

   

   

总结——通过猎豹峡谷NUC,我们还可以期待什么?

  Intel第11代酷睿Tiger Lake-UP3已经上市已久,但由于是定位于轻薄本和商务本的处理器,而大多数OEM厂商对这两类产品的散热调教都较为保守,因此无论玩家还是媒体都无法通过市面中的产品来了解Tiger Lake-UP3的“满血”性能。

  猎豹峡谷NUC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局面,让普通用户也有机会领略到Tiger Lake-UP3的满血性能。从测试结果中可以发现,酷睿i7-1165G7在猎豹峡谷NUC中不但能够提供强大的单线程性能(单核睿频对功耗敏感较低,不需要40W),更关键是的基于40W性能释放,酷睿i7-1165G7在猎豹峡谷NUC中的实际全核心睿频也比轻薄本更高,多线程性能也做到了稳步提升。

  不过略显遗憾的是,也正是因为Tiger Lake-UP3的最高规格仅为4核心8线程,没有更多核心的产品,因此在排除AVX-512等更高负载的情况下,给40W功耗全核睿频已经基本跑满,再往上手动拉高PL1 PL2数值,即使猎豹峡谷NUC的散热还能够压住,但性能方面也不会有太多收益。轻薄本给4核心8线程的规格或许目前比较合适,但如果作为散热能力更强的小型台式机来看,6核心12线程的规格或许会更完美。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从猎豹峡谷NUC的测试中,全面了解到酷睿i7-1165G7的“满血”性能,在10nm SuperFin制程工艺、Willow Cove内核微架构、Xe LP核显架构等众多新技术支持下,Tiger Lake-UP3无论对比初代10nm制程工艺Sunny Cove微架构的Ice Lake-U,还是对比14nm++制程工艺Skylake微架构的Comet Lake-U,都做到了越代的性能提升。

  基于以上表现,也让笔者对第11代酷睿处理器高性能移动版Tiger Lake-H45系列的表现更加期待,作为定位于发烧级游戏本的产品,Tiger Lake-H45同样搭载Willow Cove内核微架构,单核睿频比Tiger Lake-UP3更高、可达到5.0GHz,更为重要的是Tiger Lake-H45可提供8核心16线程的规格,可谓满足了市场的所有期待。未来,相信在散热能力出色的中高端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中,Tiger Lake-H45能够迸发出更强悍的性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bijiben/2021-03-18/3775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潘少俊衡

| 桂ICP备2023010378号-4

Powered By EmpireCMS

爱享小站

中德益农

谷姐神农

环亚肥料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潘少俊衡友情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