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50亩的农场,两个人低成本管理,年入100万+
全文如下:
不是每个农场主都很有钱,身后又没有资本背书,怎么把农场做起来还能年入百万?
所以,没钱,雇不起人,真的就办不成事了么?那白手起家的人怎么办?
一切在“艾米农场”这,找到了示范的答案。
3头牛、4匹马、20多只羊、100多只鸡和鹅等家禽,“艾米的农场”占地54.6亩。
十几亩菜地里种了几十种果蔬,还种了几十棵桃、李、橘子等果树。主要员工只有两名:30多岁的艾米和她的父亲兰迪,另外还有一个兼职帮忙的朋友海蒂。
但是农场的主人兰迪说:我们的农场不缺人。
农场的秘密为什么这么多活儿,只有两个人管理农场,还说不缺人?
1997年家族农场破产后,兰迪家一下陷入困境。在朋友的帮助下,他靠借贷租下这个54.6亩的农场。朋友海蒂曾是中学老师,她帮兰迪建立可为中小学生提供参观服务的机构,对大规模参观团收取少量参观费,这才助兰迪一家度过了最初的困境。
农场经营下去的秘密就像一句歌词唱的“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事实上,农场的活儿主要是志愿者在干,因为兰迪和艾米根本忙不过来。农场的志愿者多的时候有100多人,有人甚至开车80多公里来干农活儿。
“艾米的农场”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四个随便”:门随便进、活儿随便干、菜随便摘、钱随便给。
周一至周六,“艾米的农场”欢迎任何人来参观或劳动。人们可以在这个农场随便进出,随便溜达,没人管。地里的农活儿也是愿意劳动的就干。
农场小商店门前有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当天志愿者来了可以帮忙干哪些活儿,还提醒人们:天热别忘多喝水、干活别忘戴手套、临走别忘带点菜回去……
菜园里时不时有某种蔬菜可以供人们随便采摘,不要钱。小菜店里的果蔬、蛋类、冰箱里的肉类,还有农场加工的奶酪、果酱等标着价格,旁边放一个盒子,谁买东西就自己把钱搁在盒子里,自己找零钱,也可以用旁边的移动刷卡机自己刷卡。对于不习惯这种“购物方式”的人来说,总觉得没人看着自己交钱,仿佛像偷一样。
这一切听上去太理想化了,但是在美国西部的这个平静的郊区小农场,这就是现实。
农场的引爆点
一个引爆点:来农场体验又不要钱,还能免费摘个菜呢。
其实多数志愿者是奔着这周可以免费摘的一种大甘蓝来的,顺便在农场里看看牛、喂喂羊。农场还为摘菜的游客提供免费的塑料袋。
这个策略,就像我们经常收到超市的低价促销,也许5毛钱一斤的萝卜对超市来说根本不挣钱,但是来了超市的人最后难道只买萝卜吗?
兰迪一点也不担心这种在超市卖2美元左右一磅(约合0.45千克)的大甘蓝被哄抢,或者有人偷摘其他菜。兰迪说,这几个周末因为来采摘大甘蓝的人很多,他们的自助商店里卖的其他菜、蛋、奶的收入翻了一倍。
如此“随便”能让它成为一个生态农场的样板?
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务农经历,兰迪后悔以前曾用不可持续的方式经营养牛场,比如在小牛一出生时就把它与母牛分开,给小牛喂奶粉,好把母牛的奶拿去卖。他认为,不可持续的经营方式是养牛场后来破产的根本原因。现在,他们的农场基本使用人力,以节约能源;采用滴灌系统,以节约水资源;从来不使化肥和农药,以避免破坏土壤里的微生物。
他贷款租下现在这个农场,开始主要养家畜,8年前开始种菜。种菜以后,农场进入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牲畜粪便可以作为肥料还田,土壤越来越肥沃,菜长的比普通农场粗大,连田间的杂草都特别肥、虫子个儿都比别处大。用田间杂草喂羊,鸡在地里吃虫子,结果羊长的好、鸡下的蛋多。常年吃有机蔬菜,兰迪一家的身体也越来越好,农场里的一切都健康、兴旺。
在以大规模工业化农业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像“艾米的农场”这样的小规模、精耕细作、多样化经营的农场才是未来农业的理想模式。
农场的经营模式
生态农场除了吃得放心还有更大的意义(和挣钱模式)。现在的小孩看动物只能去动物园、看植物只能去植物园,周未除了培训班,多数时候就是捧着手机、IPAD。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趋势都一样。
目前,中国的亲子农场项目大多局限在吃吃吃,玩玩玩。
而艾米农场还有发展了亲子科普教育。每逢春季开学,农场就会迎接一批批的学生来农场进行参观,算是一种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亲近自然的课程十分受学生欢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baixiangguo/2021-04-24/6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