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对比度”这个参数是从去年开始标识在液晶显示器上的。短短的一年时间,动态对比度就由刚出现时的1000:1级,发展到了现在5000:1。并且照目前的趋势来看,过段时间出现一台8000:1动态对比度的液晶显示器也相当正常。如此速度,要远远超出“摩尔定律中指出的每18个月翻一倍”。
对比度5000:1,是不是看起来很美?
那么,动态对比度到底是什么?动态对比度为何会发展如此快速?动态对比度对于液晶显示效果提升有什么帮助?笔者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释动态对比度,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对比度的定义。简单来说,对比度是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黑与白的亮度比值。比值越大,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就越多,从而色彩表现越丰富,这就是对比度对显示效果的意义所在之处。
就目前而言,对比度有三种常见测试方式,分别对应的三种对比度标识,它们分别是:全开/全关对比度,ANSI对比度,动态对比度。
全开/全关对比度;显示器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与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的比值,这也称为最大对比度,也有专业测试人员习惯使用通断比的称谓。在动态对比度出来之前,厂商往往喜欢用这种数值最大的测试方法。
ANSI对比度测试图
ANSI对比度:采用ANSI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对比度,ANSI对比度测试方法采用16块黑白相间色块,8个白色区域亮度平均值和8个黑色区域亮度平均值之间的比值即为ANSI对比度,也有人称其为有效对比度。这种测试方法比较符合显示器的实际工作状态,因此它最能反映实际对比度性能。但因为ANSI对比度的测试数值要远远小于全开/全关对比度,所以很少有厂商用ANSI对比度来标识显示器。
了解了前面两种对比度之后,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动态对比度。简单来说,动态对比度与全开/全关对比度相同,同样是测试显示器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与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的比值。与全开/全关对比度不同的是,显示器会通过调节背光灯管亮度,从而使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更高,接收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更低,进而到一个更大的数值。
测试对比度时,全白屏幕 测试对比度时,全黑屏幕。如果将背光全关掉,动态对比度为“无穷大:1”
通过动态对比度的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单纯的提升动态对比度的数值会变得相当简单。只需要提升全白画面的亮度或是降低全黑画面的亮度就可以了。
提升全白场景的亮度,可以通过给背光灯管加电压、更换更亮的背光灯管、增加背光灯管数量等一些手段来达到。但是这些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也容易增加成本。最重要的是,亮度的提升必然有限,想让动态对比度数值有大幅的增长明显很难。
相比较而言,降低全黑画面的亮度就容易实现多了。只需要降低背光灯管的亮度,并且也容易使动态对比度数值大幅的增长。目前市场面上动态对比度超高的液晶大部分均是通过降低全黑画面亮度实现的。举个例子,一个全白画面亮度为200cd/m2的显示器,全黑画面的亮度如果为0.1cd/m2时,它的动态对比度就是2000:1;如果将全黑画面的亮度降低为0.01cd/m2,它的动态对比度就达到了20000:1;如果厂商在控制电路中针对全黑画面将背光灯彻底关闭的话,这时亮度为0cd/m2,动态对比度将会是“无穷大”!
动态对比度的推出其实是为了弥补液晶显示机理中的不足,因为CRT和等离子都具有局部峰值亮度的显示能力,DLP器件也有很高的真实对比度,而液晶要想达到相同的峰值亮度,就不得不提高背光亮度,从而在显示明亮的场景时有较好的表现。
但是,在提高的背光亮度之后,在黑色场景就无法保证足够黑。动态背光控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黑色场景时将背光亮度适当调低,从而使黑色场景足够黑。但是它仍然无法解决在同一画面上的黑暗区域与高光区域之间的矛盾,对于在夜间明亮的灯光,以及在阳光下的阴影部分,它都无法全面照顾到。
明亮场景
昏暗场景
因此,动态背光系统的推出、动态对比度的标识,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提升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凡事总有个度,太黑的东西人眼是无法看清的,如果单纯的为了提升动态对比度的数字,大幅的降低黑暗场景时的亮度,很容易造成画面黑到人眼无法辨识。
某款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器显示的暗场景画面,已经暗到了看不清
据笔者的个人使用感受,动态背光系统在降低暗场景亮度时,降低到原场景亮度的1/2到1/3之间还是可以接受的。超过了这个界限,太低的亮度,很容易造成暗场景黑成了一片,细节部分全部看不清。
另外,动态背光系统的调节设计也很重要,部分厂商做的较好,会设计成:在进入暗场景几秒钟之后,逐级降低背光系统亮度,这样中间有个过渡过程。部分做的较差的厂商会设计成,一进入暗场景,背光系统马上把亮度降下来。一旦某些电影场景需要在亮和暗两种环境中来回切换时,使用者就会发现屏幕忽明忽暗。或者是某些电影场景刚好在系统设计降低亮度的临界值切换时,也会出现屏幕忽明忽时间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动态对比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明亮场景的亮度,和昏暗场景时足够黑。所以,动态对比度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在明亮场景和昏暗场景切换的应用才有较为明显的实际意义。
对于电脑应用而言,文本处理、上网、办公、编程全部基本没有明暗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大部分的游戏亮度都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明亮和昏暗的画面切换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很少。综合考虑下来,只有影视才是电脑应用中需要频繁切换明暗场景的,因此只有影视才是动态对比度最大的应用所在。
动态对比度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动态对比度从实现原理上很简单,完全可以达到“无穷大:1”。
2、动态对比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某些液晶显示器为了大幅提升动态对比度,从而大幅的降低全黑画面亮度。对于液晶显示效果,不仅是没有帮助,还会有负面效果,造成暗场景看不清。所以,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超高的对比度基本是用来“忽悠”人的。
3、动态对比度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好的背光控制系统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好的背光控制系统,有可能出现忽明忽暗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不该降低背光的时候暗下来的情况。
4、动态对比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范围较窄,基本上只有在看电影时才有用。
那么,动态对比度到底是什么?动态对比度为何会发展如此快速?动态对比度对于液晶显示效果提升有什么帮助?笔者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释动态对比度,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对比度的定义。简单来说,对比度是液晶显示器显示画面黑与白的亮度比值。比值越大,从黑到白的渐变层次就越多,从而色彩表现越丰富,这就是对比度对显示效果的意义所在之处。
就目前而言,对比度有三种常见测试方式,分别对应的三种对比度标识,它们分别是:全开/全关对比度,ANSI对比度,动态对比度。
全开/全关对比度;显示器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与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的比值,这也称为最大对比度,也有专业测试人员习惯使用通断比的称谓。在动态对比度出来之前,厂商往往喜欢用这种数值最大的测试方法。
ANSI对比度测试图
ANSI对比度:采用ANSI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对比度,ANSI对比度测试方法采用16块黑白相间色块,8个白色区域亮度平均值和8个黑色区域亮度平均值之间的比值即为ANSI对比度,也有人称其为有效对比度。这种测试方法比较符合显示器的实际工作状态,因此它最能反映实际对比度性能。但因为ANSI对比度的测试数值要远远小于全开/全关对比度,所以很少有厂商用ANSI对比度来标识显示器。
了解了前面两种对比度之后,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动态对比度。简单来说,动态对比度与全开/全关对比度相同,同样是测试显示器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与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的比值。与全开/全关对比度不同的是,显示器会通过调节背光灯管亮度,从而使接收全白信号时所显示的亮度更高,接收全黑信号显示器的亮度更低,进而到一个更大的数值。
测试对比度时,全白屏幕 测试对比度时,全黑屏幕。如果将背光全关掉,动态对比度为“无穷大:1”
通过动态对比度的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单纯的提升动态对比度的数值会变得相当简单。只需要提升全白画面的亮度或是降低全黑画面的亮度就可以了。
提升全白场景的亮度,可以通过给背光灯管加电压、更换更亮的背光灯管、增加背光灯管数量等一些手段来达到。但是这些方法,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也容易增加成本。最重要的是,亮度的提升必然有限,想让动态对比度数值有大幅的增长明显很难。
相比较而言,降低全黑画面的亮度就容易实现多了。只需要降低背光灯管的亮度,并且也容易使动态对比度数值大幅的增长。目前市场面上动态对比度超高的液晶大部分均是通过降低全黑画面亮度实现的。举个例子,一个全白画面亮度为200cd/m2的显示器,全黑画面的亮度如果为0.1cd/m2时,它的动态对比度就是2000:1;如果将全黑画面的亮度降低为0.01cd/m2,它的动态对比度就达到了20000:1;如果厂商在控制电路中针对全黑画面将背光灯彻底关闭的话,这时亮度为0cd/m2,动态对比度将会是“无穷大”!
动态对比度的推出其实是为了弥补液晶显示机理中的不足,因为CRT和等离子都具有局部峰值亮度的显示能力,DLP器件也有很高的真实对比度,而液晶要想达到相同的峰值亮度,就不得不提高背光亮度,从而在显示明亮的场景时有较好的表现。
但是,在提高的背光亮度之后,在黑色场景就无法保证足够黑。动态背光控制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黑色场景时将背光亮度适当调低,从而使黑色场景足够黑。但是它仍然无法解决在同一画面上的黑暗区域与高光区域之间的矛盾,对于在夜间明亮的灯光,以及在阳光下的阴影部分,它都无法全面照顾到。
明亮场景
昏暗场景
因此,动态背光系统的推出、动态对比度的标识,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提升确实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凡事总有个度,太黑的东西人眼是无法看清的,如果单纯的为了提升动态对比度的数字,大幅的降低黑暗场景时的亮度,很容易造成画面黑到人眼无法辨识。
某款高动态对比度显示器显示的暗场景画面,已经暗到了看不清
据笔者的个人使用感受,动态背光系统在降低暗场景亮度时,降低到原场景亮度的1/2到1/3之间还是可以接受的。超过了这个界限,太低的亮度,很容易造成暗场景黑成了一片,细节部分全部看不清。
另外,动态背光系统的调节设计也很重要,部分厂商做的较好,会设计成:在进入暗场景几秒钟之后,逐级降低背光系统亮度,这样中间有个过渡过程。部分做的较差的厂商会设计成,一进入暗场景,背光系统马上把亮度降下来。一旦某些电影场景需要在亮和暗两种环境中来回切换时,使用者就会发现屏幕忽明忽暗。或者是某些电影场景刚好在系统设计降低亮度的临界值切换时,也会出现屏幕忽明忽时间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动态对比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明亮场景的亮度,和昏暗场景时足够黑。所以,动态对比度对于那些需要频繁在明亮场景和昏暗场景切换的应用才有较为明显的实际意义。
对于电脑应用而言,文本处理、上网、办公、编程全部基本没有明暗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大部分的游戏亮度都是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明亮和昏暗的画面切换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很少。综合考虑下来,只有影视才是电脑应用中需要频繁切换明暗场景的,因此只有影视才是动态对比度最大的应用所在。
动态对比度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动态对比度从实现原理上很简单,完全可以达到“无穷大:1”。
2、动态对比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某些液晶显示器为了大幅提升动态对比度,从而大幅的降低全黑画面亮度。对于液晶显示效果,不仅是没有帮助,还会有负面效果,造成暗场景看不清。所以,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超高的对比度基本是用来“忽悠”人的。
3、动态对比度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好的背光控制系统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好的背光控制系统,有可能出现忽明忽暗的情况。也有可能出现,不该降低背光的时候暗下来的情况。
4、动态对比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范围较窄,基本上只有在看电影时才有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ardware/xianshiqi/87363.html